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8:46    次浏览
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在讲话中要求“强化看齐意识”,那么如何强化看齐意识,如何履行看齐意识?从知行合一上着手或许是一种思路。知,则是思想上要明白、要理解,要有意识地去看齐;行,要主动、要行为,要有效果地看齐。知行结合,让看齐意识不成为一种摆设,不成为新型的形式主义,从而真正做到看齐。向党中央看齐,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,不仅仅针对的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,更是涉及近9000万党员干部。全体党员干部步调一致,则山可移海可填;步调紊乱,则举步维艰行动迟缓,可见看齐意识的重要性。深挖看齐意识的一些负面阻碍,首当其冲的当属“反抗意识”,一个队伍要整齐,他偏要出左脚,说好了要依法办事,他偏偏要徇私枉法,这就是明显的反抗意识。其次是“随便意识”,即是根本就没有看齐不看齐的念头,随心所欲、淡漠随意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。然后是“形式意识”,口号喊得叮当响,表态比谁都积极,而思想上根本没有接轨,台面上说的好,路面上随便跑,整整一个形式主义。再次是“畏难意识”,想法是有了,思想上也有大促进大改进,但是终日里不知所措,不知道怎么去看齐、怎么做才是标准的,归根结底还是害怕看齐,害怕做不好。最后一种是“效果意识”,思想上促进了,行动上也跟进了,但是效果却没有,没有达到真正看齐的目的,学习不深入,理解不透彻,行为不规范,其实就是没有真正看齐“看齐意识”。从细化上讲,这五种意识是“看齐意识”的阻碍。要真正做到“看齐意识”,鄙认为可从“四不”思想和“三要”行动上下功夫。思想上,一是不充耳不闻。喊了看齐就要看齐,不能左顾右盼充耳不闻。向组织看齐是党员的基本素养和政治要求,看齐是基本原则,不听更是要不得。二是不不学无术。看齐意识不是泛泛而谈就有的,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,透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及的“看齐意识”内涵,杜绝不学无术言之无物的作风。三是不妄自尊大。个别同志总认为自己优异得很,全身无毛病,随时出口成章,处理事务信手拈来,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看齐党的规章制度,忽略了谦虚谨慎的工作信条,所以得时时对照己身,随时修正,切不可妄自尊大。四是不妄自菲薄。一只队伍不可能是随时保持整齐一致的,出了偏差就喊看齐,这是无可否非的,但仅仅因为没有及时看齐队伍就不知所措甚至担惊受怕起来,这是没有必要的。没有及时看齐,及时调整过来,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,没有犯下无可挽回的危机,都不应妄自菲薄,止步不前。行动上,一是要独立。有人行为错误,要勇于站出来提出来,纠正偏差,不能袒之任之甚至跟风行之,“他们就这样做,为什么我不可以这样做?”这是完全的行为失当,要独立思考和行为,符合法律规定和党的制度的,我们要学习跟进,反之却要摒弃。二是要常态化。看齐是长期的、经常的动作,看齐意识同样是我们党员干部都应该时时铭记的准则。行为失当了偶尔纠错一次就够了,搞搞形式认为就应付过关了,这完全跟中央提的“看齐意识”南辕北辙。看齐意识不是一时的要求口号,而是对全体党员干部长期的言行规定,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应该经常自省,对照自己和党章党规要求,从而真正地看齐。三是要主动。主动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,要令行禁止,说了就要动,动了就要有效果,出了偏差就要看齐,要主动及时地修正偏差。不主动,总是要人说一下跳一下的人自然而然会成为队伍中的显眼者、另类者,久而久之,被踢出队伍的可能性也可预见。知行合一,思想上和行动上统一起来,彼此促进辅助,才能做到有偏差就喊齐,喊齐就看齐,从而才能使得“看齐意识”真正看齐,不成为一种无人为津、束之高阁的摆设。(张丹)